AI技术是最近被提及的热词之一,从各大科技公司抢滩登陆终端平台,到诸如富士康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计划进行的劳动力升级,《I,robot》中智能机器人服务人类的情景仿佛越发真实,当听到“每一代机器都能生产出比上一代更加智能的机器”这句话的时候,不禁打了一个冷颤,技术的终极状态是什么?在世代轮回和生命存亡的曲线上,不可能出现一条永远上升的线条,出现拐点的哪一天,希望离我们还很遥远。
大数据的累积,已经让AI终端几乎能够模拟人类除感性判断之外的任何推理了;基于海量的数据,AI的每一次的判断都基于以往经验处理的最佳结果,数据量级越大,处理结果也趋向人类认为的合理。AI技术必将大行其事也是无疑的判断,因此,当有足够数量能够弥补低端劳动力不足的robot出现时?我们是否还需要奉行目前的人口政策?种族的存续是建立在人口数量的基数上还是建立在文化延续的基础上?
《机器人瓦力》中宇宙飞船上生活的人类形象,是我能想到的最贴切的AI 时代人类的形象,除了感性、艺术、创作等能力,恐怕连robot也感觉到人类的存在是多余的,想必这也是他们要造反的理由吧。《I,robot》的作者Isaac Asimov先生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高瞻远瞩的提出了机器人三大定律,加上后来的补充,对AI时代人类的存续做了先决的保障,假设我们的确能做到把机器人三大定律刻录到robot的“灵魂”里,那到了那个时代,人类放弃了劳动,我们还能做什么?
根据备受大家推崇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AI时代,恐怕需求层次也会被修正,当前时代的低层次需求会被直接删除,因为人类个体的衣食住行等等都不是问题。建立在丰富物质生活基础上的情感和归属以及尊重等需求,恐怕也不是大问题。在追求美好的路上,人类的负性情绪会逐渐退化,在“无忧无虑”的生活中,人类追求的更多的心灵的归属,而这种归属的土壤,来自于文化。在AI时代,显而易见的是人口数量将不再是我们需要担心的问题,只要保持种族正常的延续,劳动力比例将不会成为影响领导层决策的因素,而保持种族群体思想积极、情绪稳定、繁衍发展的关键问题,将是我们的文化传承。只有文化才能保证人类群体吃饱喝足,想入非非之际有所寄托;只有文化才是高端需求层次扎根发展的沃土;同样只有文化才是我们赖以与其他种族区别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