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观印象里,近年金融领域一直都很热闹,但去杠杆化、打压监管套利、校园贷、互金机构赴美上市潮、现金贷重拳监管等热点事件后,让人觉得2018年将成为“更热闹”的一年。
与此同时,随着银行巨头、互联网大佬、创业者纷纷入局金融技术服务,带着互联网思维方式而来的Fintech对所谓传统金融的颠覆理想逐渐褪去,在中小型金融机构旺盛的需求下,企业级金融技术服务成为主流形态,赋能开始被业内玩家挂在嘴上。
对于Fintech从业者来说,TO B这条路究竟如何难走?又如何走得正确?笔者采访到PINTEC集团CEO魏伟,探寻金融赋能背后的某些真相。
PINTEC集团CEO魏伟
技术服务与赋能之间有业务这道鸿沟
金融去杠杆化带来的新业绩压力,以及自身技术与资源的不完美让中小型金融机构看到了外界技术协助的重要性。而金融阵地转移、消费理念变革带来的消费金融崛起又成了金融业务变革的外生动力。
"消费方式变了,金融产品跟服务也得变。”魏伟说。在他眼里,金融赋能就是“要帮他们对接这种新消费方式的金融产品的服务”,这也是PINTEC品钛集团从成立起就开始坚守 B2B2C模式的原因。而现在他所倡导的“赋能”,意味着技术服务从单纯的外围合作走入金融机构内部,要替“B”去思考“C”的问题。也即,用技术提升金融机构能力的过程,必须把对金融机构业务的思考纳入进体系当中,这成了技术服务跃升至“赋能”的关键所在。
在创立PINTEC品钛之前,魏伟曾在华为等以技术著称的公司担任高管。
"以前技术输出类似于包工队的模式。”这是魏伟对一些做金融机构服务的科技供应商的评价。这些也自称金融科技的公司有个显著特点,系统交付即结束,对金融业务只有机械式执行,“知其然,但是不知其所以然”,十分依赖甲方本身的思考能力。如果甲方也没有业务思考能力,只能抓瞎。
这种被魏伟称之为1.0阶段的技术服务,很多时候只适合那些具备自主业务理解与思考能力的大型金融机构。在企业级金融技术服务的主阵地中小金融机构这里,Fintech技术服务还需要升级。
“Fintech开始有了思考的能力做出对的产品出来,才能真正输出能力。”魏伟说。
跨过业务这道鸿沟,赋能才站得住脚,阿里、腾讯、京东的金融技术服务核心产品逻辑的设计者都不是由IT人员担任,而是来自有金融行业背景的资深人士。PINTEC品钛同样如此,在魏伟看来,PINTEC与用户的合作不是一锤子买卖,“系统交付是开始而不是结束,在了解业务的基础上,合作以双方长期诉求为准绳,而不是追求短期技术外包费用。”
显而易见,赋能阶段对Fintech企业理解金融业务有了更高的要求,也改变了甲乙双方按单做生意的客户关系定位,合作理念走向真正的长远协作。其结果,就是Fintech技术赋能方与接受服务的金融机构的互补性和依赖性变得更强,行业有了更多机会。
金融金字塔市场中的PINTEC定位
对于金融赋能这个市场,PINTEC未来如何走、个体企业如何应对?魏伟对PINTEC品钛有着长远而非攻的定位。
从PINTEC的客户:金融机构与平台出发,“金融机构是一个大经济圈,越往下机构数越多”。魏伟表示,金融机构数量、体量都呈金字塔排列。因此,不同金融机构的需求强烈程度及所能付出的资源数量是不一样的,金融赋能的市场某种程度上已经被天然划分好了,只待从业者去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