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河南省郑州市“绿都青云叙”一期楼盘现场,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
“没想到新房这么顺利就交付了,交房的时候还拿到了产权证。”业主李女士看着即将入住的新家兴奋地说道。
(资料图)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二庭法官秦娜娜开庭结束后,看到手机微信里“秦法官,感谢您的专业、敬业,感谢您付出的辛苦努力”的信息,十分欣慰。
争议较大,诉讼标的额超过14亿元
2017年3月,郑州绿都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某置业有限公司等签订合作协议,拟定共同开发城中村改造项目。然而,两家公司均未想到,因疫情等客观原因,原规划的9块建房用地,其中5块迟迟未能如约开发,导致合作项目未达到盈利预期。
因投资金额较大,双方对损失承担和项目后续等问题未能达成一致,置业公司向法院起诉要求绿都公司支付各项费用7.6亿余元,绿都公司则对其提起另外两个诉讼,涉案标的额共6.58亿元……
2023年1月,置业公司诉绿都公司一案流转到秦娜娜手中。她通过认真阅卷了解和前期组织双方进行沟通发现,因合作长达五年多,两公司的合作交易关系错综复杂,在人员、资金、股权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很大分歧和争议。而在此前诉讼活动的开展中,两公司间的相互查封行为不仅激化了矛盾,更影响了彼此的融资、经营等活动,如不能妥善处理,除企业的各自发展受到阻碍外,更可能影响案涉项目楼盘3600余名村民的安置居住和已售商品房业主们的顺利收房。
化繁为简,“家事”思维厘清争议
“综合研判这起案件,我发现它身上背负了‘涉民生’‘保交楼’‘优化营商环境’等太多重大疑难复杂的标签,给了我很大的心理压力。后来在厘清案情时,我就类比自己是办了一起家事案件,双方有过蜜月,有过美好,但在子女成长过程中出现了纠纷,我的使命就是查明案件事实,做好责任划分,从持续调解沟通里洞察当事人的真实想法,用更加细致的调查争取‘求同去异’,即便最后不能让双方继续在一起,也要在保障‘子女’今后能健康成长的前提下促成‘和平分手’,实质性化解矛盾。”秦娜娜说。
通过多次调解,从双方最开始见面时的剑拔弩张,到都能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发表主张,秦娜娜在一份份因加班错过饭点而买来的外卖边,一点点“吃透”双方的证据材料,通过指出各自计算账目时依据不充分、不合理的地方,引导双方更加客观地计算实际投入,也彼此认可对方的合理费用。
“清账目”的效果非常显著,两家公司的争议差距从14亿余元压缩至2.7亿元,直至接近成功的0.6亿元。但到了这个时候,谁也不肯再做出让步,调解再次陷入了僵局。曙光仿佛就在眼前,但一方不愿再支付任何费用,另一方又不愿“净身出户”,秦娜娜不免有些灰心。
为推动案件顺利调解,民二庭负责人王福蕾和其他合议庭成员均投入到调解工作中来,直接与双方的法定代表人深入沟通,积极查找案件任何可能存在的突破点,最终共同提出了将本案和另外两起关联案件一揽子解决的新思路。
“我们将双方在三起案件中存在的所有争议全部查清后,最终除股权转让、借款纠纷等核心纠纷外,还将案涉项目管理人员的劳务关系、管理期间与项目公司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也一并纳入了解决范畴。这些问题虽然本来并不在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中,但在今后也可能成为双方再次发生纠纷的隐患,我们经过深入调查,主动将这些问题全部提出来建议解决,得到了双方当事人的认可,也极大推动了调解进展。”王福蕾回忆说。
晚上十点,和解协议终于签订
2023年6月9日,从下午四点沟通到晚上九点,两家公司的和解协议终于签订。把双方当事人送出院门,拖着疲惫的身躯刚从法庭走回办公室,秦娜娜的手机却突然响起。
“法官您好,刚刚签订的和解协议,我们有一处想再修改一下……”和解协议的签署履行,最终需要双方的共同配合,任何一个小细节出现分歧,都可能致使协议不能得到实际履行。而且,如果不能把握好当晚比较好的调解氛围,时机一旦错过,之前的努力就将付诸东流。
秦娜娜当机立断,马上又开启了调解“加时赛”。当天晚上十时许,双方在河南高院门口的法警值班室共同修改了和解协议,这三起总标的额超过14亿元的案件终于尘埃落定,双方就此再无纠纷,案件均以撤诉形式结案。
很快,两家公司均主动履行了协议约定义务,“一别两宽,各自安好”,案涉项目正顺利推进,为区域保交付、增信心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调解这起案件,每一步都很艰难,但一路走来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俗话说‘和气生财’,想方设法将案件调解好,让各方从诉讼中解脱,这不仅是法官的追求,其实也是当事人内心的深切渴望。当看到我们的努力最后确实形成了‘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避免了后续更多社会矛盾的产生和激化,我觉得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秦娜娜在主题教育学习笔记本里写下这样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