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科目已经结束,北京教育考试院和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的专家们对物理试卷进行了权威解析,一起来看↓↓↓
2023年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以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出来,把学生的自信考出来,把课堂表现考出来,把实践能力和阅读能力考出来”为目标,注重全面考查、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注重对发展潜能的考查,坚持“稳中求进”的命题总基调,助力“双减”,体现物理学科特点和北京特色。
一、价值引领、五育并举、促进发展
(资料图片)
试题注重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如第4题“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第24题科普阅读题“云中探秘问苍穹”,将我国在载人航天、气象探测等方面取得的科技创新成果融入到试题中,引导教学关注物理课程与传统文化、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引导学生树立科技强国的远大理想,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试题体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如第12题利用自制器械锻炼身体,第14题洗水果等,这些与体育锻炼、生活劳动、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情境相联系的试题设计,引导学生逐渐形成健康生活、热爱劳动、崇尚科学的价值取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立足基础、回归教材、助力“双减”
试题兼顾北京市现行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和教学实际情况,以学生熟悉的方式和情境,从不同的角度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层次和思维品质。
1.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体现考查内容的基础性
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旨在引导教学要夯实基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基础知识包括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如第7题运动和力,第17题扩散现象的描述等题目,分别考查基本概念、基本现象和基本规律等基础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宽厚。
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包括测量、读数、作图、实验操作等方面。如第19题密度的测量等多方面考查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2.注重对主干内容的考查,体现观念形成的发展性
物理学科的核心主干内容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核心主干内容包括密度、压强、欧姆定律、电功和电功率等《课标》要求的理解层次的内容,以及力和运动的关系、杠杆、浮力等重点概念和规律。
如第12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压强、杠杆等知识分析在不同情景中建立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第25题考查欧姆定律、电功率等知识,以及基于图像获取信息、筛选整合的能力。
3.注重对教材素材的使用,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
试卷中源于教材的图文近20处,通过直接引用、拓展改编、再现课堂等方式,引导教学要回归教材、注重知识形成过程,探索有利于激发学生深度参与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在有意义的情境中主动学习、助力“双减”落地。
如第6题、第8题等直接引用教材图片或文本,创设试题情境。第17(1)、19题、23题等通过拓展改编教材正文或习题,创新试题的设问方式。第22题等依据教材编排思路,创设情境,再现课堂教学过程,引导教学要注重概念和规律的获得过程,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
三、发展思维、实践创新、引导教学
试题加强对科学探究、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旨在引导教师积极探索基于情境创设、问题导向、深度思维、高度参与的教育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抽象的概念、规律,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实践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
1.注重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引导教学重视科学的探究过程
试题凸显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着重体现探究的系统性,倡导学生主动获取物理知识,领悟科学探究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本试卷有40分的题目对实验探究能力进行了系统的考查。全卷考查科学探究的试题共12道,涉及提出问题、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交流评估等要素,将科学探究的要素考查灵活渗透在试题中。如第18、20、21、22等题。
2.注重科学思维能力的考查,引导教学重视知识的自主构建
试卷注重从核心概念的理解、重要规律的应用、重点实验的探究、实际问题的解决等方面设计试题,考查学生思维过程。试题情境新颖、体现学科思想的力量,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和批判性。
如第23题,再现了课堂实验,通过创新设问,引导学生重新审视实验现象,该题需将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规律和欧姆定律等知识进行综合应用,还需要借助分析比较、推理论证等思维方法解决问题,体现对知识的综合性和思维的逻辑性的全面考查。试题引导教学关注实验过程中的“真问题”“真发现”,让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在真实的研究过程中不断发展。
3.注重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引导教学重视知识的应用价值
试题重视运用物理概念与规律解释物理现象、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综合考查,引导学生体验学科的应用价值。试题通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综合考查学生对概念规律理解的深浅度和对知识应用的灵活度。
如第26题,创新了设问角度,设置了给自制浮力秤标刻度值这一问题,此问题源于浮力秤自制过程中的真实需求。该题使学生们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不断感受科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获得成就感。试题引导教学从“解题”转向“解决实际问题”,将学习任务与适切的问题情境有机融合,体现知识的应用价值。
4.注重实践创新能力的考查,引导教学重视科技服务社会发展的教育
试卷多处涉及科技与生活、科技与社会发展的真实情境,旨在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实践创新,引导教学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将科学技术教育融入课堂,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增强科技强国的责任感。
如第17(1)题,创设自制温度计的情境,引导教学加强学生动手实践的体验。第15题,创设油量表电路设计的情境,让学生在分析过程中不断思考创新和开阔视野。第24题,以“云中探秘问苍穹”为背景,向学生展示了我国在轨气象卫星家族中的新成员——风云三号G星为实现精准预报降水所做的突破,在考查学生通过阅读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将科技服务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教学联系科技前沿,关注科技发展。
2023年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卷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结合北京市初中物理教学实际,广泛选取试题素材,突出了立德树人的育人导向。整体来看,试卷难度适中,在立足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围绕学生熟悉的自然、生活、学习和社会热点等设置问题情境,关注对学生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考查,助力“双减”。
一、凸显育人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试题紧跟时代步伐,展现我国科技新成就,帮助学生树立科技自信和民族自信
如第4题,展示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升空和航天员在舱内的情境,带给学生对太空的憧憬和向往。又如第24题,展现了我国“风云三号G星”气象预测的精准度,其设计水平、应用价值及实际效果,让人叹为观止,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2.在五育并举方面,增强了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劳动教育价值取向
如第12题,利用体育器械进行锻炼的场景,增强了学生生命在于运动的健康意识。在劳动教育和劳动体验方面,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得到了良好的体现。又如第14题,在洗水果的过程中,密度、浮力等知识在生活中得到了很好应用,实现了物理与生活的有机融合。
二、立足基础和主干知识的考查,助力“双减”
试题的设计立足《课标》要求的主干知识和基础知识,创新问题情境,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没有偏题、怪题,体现了“双减”政策的要求,发挥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1.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突出主干
试题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如第7题、16题、17题、19题,既紧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又能够有效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密度、压强、欧姆定律、电功和电功率、力和运动的关系、杠杆、浮力等,一直是义务教育阶段物理学科的主干知识,本试题也突出了对这些知识的考查。如第12题需要学生在实际健身情境中,通过建构杠杆模型,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25题通过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情境,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分析判断的能力。
2.试题素材源于教材,体现基础性
试题中有20余处的素材源于教材,但又不完全同于教材,试题从问题情境、问题创设、拓展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创新改变,既让学生感到亲切,又能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第6题、8题、17(1)题、19题、20题、21题、23题等,有利于引导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双减”精神。
3. 问题源于课堂,关注学习过程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许多试题源于课堂学习中学生的实际经历、思维误区或障碍点,能够更好地考查学生的课堂表现。如第11题、17题、18题、20题、22题等都是学生学习中曾经做过的实验、分析论证过的问题,做题时学生会感觉熟悉、自然,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真实水平。
三、关注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的考查,体现核心素养要求
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两个关键能力,是物理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试题加强了对科学探究、科学思维这两个关键能力的考查。
1.加强了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
整个试卷中实验探究的题目占40多分,超过了总分的50%,涵盖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对实验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涉及基本实验技能、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
例如第19题考查了基本的测量能力,第18(2)题考查了提出问题的能力,第21题考查了实验设计能力,第22题考查了分析论证能力。试题还以学生的小制作,教师演示实验为背景设计了真实情境,旨在引导教学关注学生观察、制作、体验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2.加强了对科学思维能力的考查
试题加强了运用物理概念与规律解释物理现象、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考查,创设新颖的、真实的问题情境,为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提供了空间,引导教学从“解题”转向“解决实际问题”。
如第26题,创设了自制浮力秤的真实情境,设置了分层问题,将学习任务与适切的问题情境有机融合,为学生展现思维过程提供了合适的问题和任务。又如第15题,创设油量表电路设计的情境,学生需要收集情境中蕴含的与解决问题有关的信息,综合运用分析、比较、推理的科学思维方法,利用串联电路特点等电学知识,才能解决问题。
四、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关注科技发展,落实课程理念
1.试题注重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辨识,体现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例如第1题选材于生活中的常见物品,第2题选材于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第3题选材于学生常见的运动装备。同样是来源于生活中真实情境的试题还有第7题、第14小题。这些都有很好的导向作用,能够引导学生学习物理要关注生活,要与实际情境相联系。
2.试题关注科技发展
例如第4题和第24题。其中24题《云中探秘问苍穹》是以中国航空航天为大背景,用较大的篇幅展示了我国气象卫星最新的发展状况。“风云三号G星”在今年4月16日刚刚发射入轨,仅仅两个月后就出现在试卷上,体现出试题命制者对科技发展的高度关注。通过巧妙的设问,能够让学生在惊叹祖国科技发展的同时,找到适于自己的切入角度。
点评专家
北辰
(北京教育考试院)
秦晓文
北京市特级教师 正高级教师
(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梁学军
北京市特级教师 正高级教师
(北京市顺义区第八中学)
鲍建中
北京市特级教师 正高级教师
(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丰台实验学校)
郭芳
正高级教师
(北京市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
白晓豫
高级教师
(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
来源 首都教育
编辑 赵司尧
流程编辑 严圣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