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法官难找、事情难办”的群众意见,法院怎么做?
近年来,江西省芦溪县人民法院开展“法官在身边”活动,让法院干警入驻群众的各种微信群开展“一普二联”工作,即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让村民有事能随时联系上法院、随处联系上法官。
屏上服务更暖心
(相关资料图)
2021年9月,芦溪法院出台《关于开展“搭连心桥、办群众事、院村共建”活动的工作方案》,同时配套制定6项相关工作制度。该院要求,全院干警挂点联系全县11个乡镇151个村、社区,进驻当地村民、社区的微信群。
工作中,要求挂点法官做到“一普二联”,并通过微信,及时解答村民咨询的法律问题;微信解答不了的,约定时间地点后,线下解答。
对有共性的法律知识,挂点法官则在微信群中统一进行回复;对村民欲起诉的案件,能进行诉前调解的,则与调解员一起进行诉前调解,调解成功的,通过司法确认等程序赋予执行效力;调解不成的,则引导当事人及时立案。
“开展‘法官在身边’活动,让司法服务从固定空间、固定时间,转移到微信群,实现了工作联系全天候、普法宣传零距离。”芦溪法院院长聂奇能说。
“法官在身边”活动开展以来,芦溪法院通过微信调解、化解各类纠纷312件,调解标的额达1560余万元。
线上解纷更用心
“我们公司经营出现了困难,本以为这笔款要打好久官司才能拿到,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芦溪县建安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彭其耀高兴地说。
原来,建安工程公司为江西圣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造了一工程,因双方对该工程的质量分歧较大,致使该工程的款项久拖未付,为此引发纠纷。今年6月,建安工程公司的工作人员本着试试看的想法,通过微信群向驻企法官咨询相关法律问题,驻企法官了解情况后指出,若该纠纷进入诉讼程序,势必会耗时耗力。经驻企法官与双方多次沟通,最终双方达成了分期付款的协议。
截至目前,芦溪法院通过微信群为企业化解纠纷531起,执结涉企案件51件,执行到位金额为1150余万元。
“开展‘法官在身边’活动,将村干部、企业人员、人民陪审员、村民等纳入‘朋友圈’,构建一个多元联动的纠纷化解新机制,将更多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为维护辖区社会稳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国人大代表温菲这样评价。
“指尖”普法更贴心
“父母去世后,城市籍子女能不能继承农村宅基地?”近日,芦溪法院微信公众号一推出这话题,就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广泛关注。
“开展这种‘指尖’普法,是我院‘法官在身边’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芦溪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刘伟华告诉记者。
芦溪法院推出了“每周一普”活动,规定挂点法官在村民微信群中,每周至少开展一次普法活动,针对村民感兴趣的一些法律知识,如农村宅基地、财产继承等话题,结合法院审理的真实案件,给村民进行法律讲座。
今年6月,芦溪县万龙山乡牛宕村村民李某通过微信群向该村挂点法官提出,希望法官能到学校给学生讲解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相关的法律知识。7月,驻村法官周艳姣就以民法典为主线,精心挑选了典型案例,采用“案例+法条”的形式,为芦溪县华云学校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深受学生的欢迎。
芦溪法院还采取线下进村普法与线上同步直播相结合的方式,提升普法宣传活动实效。该院在芦溪县南坑镇南坑村委巡回审判点巡回审理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时,就通过网络直播了该起案件的庭审,259万名群众在线观看了庭审情况。
自“法官在身边”活动开展以来,芦溪法院已通过微信开展普法活动29次,为群众解答法律疑难问题301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