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珙县人民法院珙泉法庭以维护社会稳定、服务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立足本职,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不断拓展诉讼服务功能,创新司法为民举措,提升服务群众本领,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民忧。
诉讼服务提档升级,提升司法服务水平
【资料图】
以构建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为抓手,建立起“前后有序衔接、运转规范协调”的全流程诉讼服务机制,实行法官助理导诉制,做好繁简分流,通过“1+N”立案模式,大力推行自助立案、网上立案、邮寄立案、跨域立案、上门立案模式,切实减轻群众诉累,实现“就近能立、多点可立、少跑快立”,努力实现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最多跑一次,最好不用跑,一次办结”的立案工作目标。
强化诉后回访机制,不断拓展审判职能,将判后答疑、案后回访、司法救助、社会救助、普法宣传等工作,贯穿到诉讼服务始终,切实做到“逢判必释疑、难案定回访”。今年以来,珙泉法庭通过引导当事人依法行使救济权利,成功化解当事人矛盾情绪,全年未新增信访案件,实现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良好和谐。
此外,珙泉法庭通过普法讲座、以案释法等方式,在辖区街道、学校等进行普法宣传活动,着力营造“全方位、零距离、无障碍”的司法服务氛围,彰显司法温情,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让人民群众对司法服务有更多获得感。
统筹整合调解力量,筑牢多元解纷阵地
建立“三平台”工作机制,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珙泉法庭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方式,在珙泉法庭驻地外的乡镇设立诉调对接工作站,在玉和苗族乡建立少数民族调解工作站,不定期到各村社开展就地解纷工作、走访调查、入村社调解、对调解员与村社干部进行业务培训。针对土地征用补偿费发放、赡养纠纷等有倾向性、普遍性以及具有明显涉诉苗头的案件,将基层干部、人民调解员“请进来”,共同参与定分止争,合力化解纠纷,尽量做到“小事不上庭”。
建立多部门联调平台。珙泉法庭积极参与片区联席会议,坚持每月主动上门走访,建立相应联系机制,形成与司法所“诉调对接”、派出所“公调对接”、其他行业相关部门积极参与的联调机制,对复杂性、群体性、突发性等矛盾纠纷联合介入,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讼前的萌芽状态。如今年以来,珙泉法庭与司法所、村社干部共同调解三起赡养纠纷案件,成功促使双方重归于好,挽回亲情。
搭建绿色司法服务平台。在立案审查阶段,通过走访摸排,为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上门立案、送达、调解等绿色司法服务,及时收集群众司法需求,主动开展法律帮扶、诉讼费减免、提供司法救助等,对农村小微企业,提供涉农企业金融绿色司法服务,振兴乡村经济发展,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线上线下融合推进,智能服务便民利民
“线上线下”相融合,激发司法服务新动能。珙泉法庭积极融入智慧法院建设,最大限度将智慧法院建设成果运用到审判工作的前沿阵地,率先在全院基层法庭将审判庭改造升级,实现现场和线上开庭功能,回应群众新需求、新期待,为当事人提供更加便利的诉讼服务。通过网上立案、在线调解、“云”上开庭,为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司法服务,让群众“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就能解决“烦心事”。
珙泉法庭将继续秉持为民服务的宗旨理念,进一步延伸审判职能,通过创新机制,优化举措,不断提升人民法庭的司法能力和水平,在乡村振兴、矛盾化解、基层治理等领域,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