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法网 > 动态 >

【时快讯】我与人民法院报:微光成炬照征途

图为傅雯阅读《人民法院报》。图片由作者提供

岁月如歌,时节如流。今年,《人民法院报》创刊恰满三十周年。专栏报道中,我读到诸多司法同仁与《人民法院报》结缘同行的故事,点点滴滴,令人动容。时光长河里、广袤疆域中,《人民法院报》点燃了无数司法之光,汇聚成炬,照亮浩荡征途。

作为一名忠实读者、热情笔者,《人民法院报》为我带来独特的精神力量、巨大的职业满足和炽烈的司法热爱,使我也成为其中一道绽放的微光。


(相关资料图)

法治思想的摇篮

犹记十年前初入法院时,我虽然乐于学习和思考,但一直未落于笔端,直到一次工作报告后,主管院长十分认真地告诉我,你对工作的思考很有深度,可以写下来向《人民法院报》投稿。《人民法院报》的文章兼有深度和高度,我真的可以做到吗?尽管内心忐忑,我还是认真写下第一篇小文《案件评查如何护航公平正义》,没想到不久就收到编辑老师回信,不仅精心指导修改,更热情鼓励我继续写下去。

第一次发表,惊喜非同小可,紧接着,我认真研读各版面文章特点,又写下了《审判管理的“迂阔”之道》《法官的智慧与情怀》等文章。每一个铅字,都是我内心思考的流淌,逐渐汇聚成属于自己的“大江大河”。原来,世上有许多事,你没有做到,是因为你以为你做不到。相信自己可以,凡事都愿意尽力一试,是《人民法院报》带给我独特的精神力量。

改革创新的阵地

发表了几篇评论类文章后,我突然想,我们单位的许多工作都很有特色和成效,为何不通过《人民法院报》进行宣传呢?于是,我从自己负责的案件评查工作小试牛刀,精心梳理了五方面的创新做法,一举被《人民法院报》专版报道。

记得见报的那天早上,院长率先拿到报纸,通知我们文章已经发表,大家都非常高兴,我更是收藏了数份报纸留作纪念。发表后不久,我们陆续收到数十家全国各地法院的交流学习电话。最高人民法院也关注到了,还将我们的创新举措通过审判管理信息向全国法院推广。

司法改革正当时,我如饥似渴地从《人民法院报》汲取有益经验,融入本职工作,也孜孜不倦地总结、推广本院特色工作。其间,最难忘怀的是一通来自《人民法院报》的午夜电话。当时正是司法助力文化中心建设的新闻见报前夕,我睡得正酣,突然接到一个陌生来电,原来是编辑老师因对文中一个词语心存疑惑,来电沟通修改事宜。挂了电话一看,已是凌晨1点40分。

取之不尽的宝库

不知何时,我形成了即使加班到晚上9点、10点,也坚持每天阅读《人民法院报》的习惯。通过新闻版掌握法院工作新趋势、新要求、新举措,通过评论版学习对重点问题、时事动态的深度思考,通过理论版、案例版研究审执业务精进之道……我还关注了《人民法院报》的微信公众号,时常通过电子报纸进行搜索,以在开展专项工作时更全面地掌握权威信息、更好地辅助领导决策。

一次工作中,政治部的同志与我沟通文化保护审判特色人才高地建设事宜,我想起此前在《人民法院报》读到的一篇文章,便推送给她,她读后很是受益,夸我为“移动智囊”。我笑了,真正的智囊哪里是我,而是我们的《人民法院报》。十年弹指一挥间,在《人民法院报》的陪伴和帮助下,我从一名法官助理成长为中层领导,工作成果更为丰硕,对司法事业的热爱也愈发浓烈。

春秋十度,情义一生。从青葱少女到法院中坚力量,我深知成长的每一步都有《人民法院报》的深情助力。我更深知,在过去三十年中,还有无数像我一样的司法工作者,在《人民法院报》的帮助下不断绽放光芒。也正是这些千千万万的如豆微光,汇聚成炬,照亮了中国司法浩荡征途。

三十年,致敬过去,致敬未来,致敬《人民法院报》,致敬每一位司法工作者。

〔作者系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审管办(研究室)副主任〕

关键词: 人民法院报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
【时快讯】我与人民法院报:微光成炬照征途
环球热讯:贵州高院出台意见保护民营企业...
【全球播资讯】河北武安法院巡回审判案件
今日观点!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法院:法治赋...
环球关注:打造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
环球热文:南昌青云谱:法企直通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