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法院南口法庭在老峪沟山区巡回审判点现场开庭审理一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
近日,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与昌平区流村镇共同打造的诉源治理工作站揭牌成立,这是该院在辖区内设立的第一个诉源治理工作站。揭牌当天,20余起土地经营权出租合同纠纷案就地开庭、就地宣判,实现纠纷化解在群众家门口。
今年以来,昌平法院主动融入市域治理现代化建设工作大局,推行“抓三端筑三防”诉源治理模式,聚焦前端治“未病”,聚焦中端治“欲病”,聚焦末端治“已病”,使纠纷防于未发、诉讼防于未成、案件防于未衍,“无讼”“止讼”“息讼”三道防线一体推进,促进基层治理从“化诉止争”向“少讼无讼”转变。
【资料图】
“小站点”服务基层治理“大格局”
“我就是在这儿搬石头,被木柴戳到了眼睛。”在流村镇老峪沟村,村民白先生指着张女士家附近的石堆说道。
凉风习习,山里秋意渐浓,昌平法院南口法庭新一任山区巡回法官谢宝石驱车上山巡回办案,对一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进行现场勘验。
“老峪沟地区民风淳朴,但是农村建房、分家析产等纠纷仍不可避免,且多发生在乡里乡亲甚至家庭成员之间,作为这一片儿的‘包村法官’,我一般都会上山审理,顺便给乡亲们普普法。”谢宝石介绍道。
老峪沟地区山高路险,有北京“小西藏”之称。村里到距离最近的南口法庭,单程也要一个半小时。为此,昌平法院早在2015年就在这里设立了山区巡回审判点,7年来,已巡回办案230余次,提供法律服务360余次。
为加快推进多元解纷机制向基层延伸、到村居落脚、往乡土扎根,聚焦前端治“未病”,形成“无讼”第一道防线,将矛盾纠纷防范在源头,昌平法院依托6个人民法庭,创设“一镇(街)一法官工作站”“一村一法官联系点”工作模式,前移解纷关口,延伸服务触角。除山区巡回审判点以外,该院还设立了27个法官工作站、10个村级法官联系点以及多个驻校法官工作室,“包村法官”“社区法官”“驻校法官”现场提供矛盾调处、法律咨询、普法宣传等服务。
“小热线”连接无讼社区“大民生”
“回龙观法庭为社区妥善化解了纠纷,既解决了问题,还解开了心结,太感谢了。”市人大代表,龙泽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伊然说道。
龙泽苑社区居住人口近万人,是“回天地区三年行动计划”示范小区。小区里有一条环形彩色健身步道深受居民喜爱,大家不用出小区,就可以在自家门口遛弯、跑步。然而这条让隔壁社区羡慕不已的步道,在一开始建设时却遭到了不少阻碍。
“少数业主阻扰施工,质疑项目合法性,怎么办呢?”居委会通过12368热线,向回龙观法庭社区法官发出“法律求助”。
群众利益无小事,事事都关键。法官明白,中心路是小区公共区域,权利属全体业主共同共有,若处置不当,极易产生大量业主知情权或撤销权诉讼。为此,法官详细了解了项目情况并梳理了法律风险,从业主各类侵权纠纷预防着手,向社区发送司法建议,这也是该院发送的首例诉源治理司法建议。
有了法律的加持,居委会严格履行公告和业主决议程序,居民的沟通解释工作也顺畅了。最终,健身步道顺利完工,一起可能引发涉众的纠纷通过“诉源治理”得以“无讼”化解。
今年以来,昌平法院与辖区党委政府开展“无讼社区”“无讼村居”共建工作。建立“一引领一平台一热线”机制,即以党建为引领,与辖区党委政府、基层组织等建立党群司法服务平台,依托12368热线,快速响应各类司法需求60余次,从“末端办案”向“参与治理”转变,大量纠纷不诉自办、未诉先办。
“小切口”汇聚多元解纷“大力量”
对于业已形成的纠纷,昌平法院聚焦中端治“欲病”,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以制度为牵引、以“多元调解+速裁”为抓手、以类型化案件为突破,形成“止讼”第二道防线。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过程中,农村改革出现了灵活多样的供地新方式。为应对各类涉农地纠纷,昌平法院联合区农业局、街镇,积极推动形成村镇两级调解、区级仲裁、法院裁决的涉农地纠纷“三维联动机制”,搭建调处平台开展矛盾排查和甄别预警,制定《办案规范汇编》,开展联席座谈,指导镇街、区农业局及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开展涉农地纠纷调解、仲裁工作,联合发布典型案例,进行示范引导。在全区涉地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整改中,通过上述机制对13000多份涉农地集体合同进行清查后,将1557份问题合同妥善处理,多个示范村镇整改率达到100%,无一件进入诉讼程序。
该院还通过建立多元解纷、互访培训、精准普法等合作机制,先后与区总工会、区企业联合会、中国政法大学等会签纠纷联调化解文件近10份,形成涵盖道交、劳动、租赁等多个领域及行业协会、行政机关等多类主体的专业性、行业性联动衔接机制,不断吸纳调解优质资源,形成矛盾化解的“多车道”。
针对辖区内物业纠纷频发的情况,昌平法院积极与区住建委等部门联动,制定《物业纠纷合作备忘录》,探索建立物业公司“信用评价机制”,通过构建物业公司“守信”情况的动态评价体系,促进纠纷源头化解。在某物业公司起诉数十名业主拒交物业费的案件中,承办法官依托该机制敦促物业公司限期整改,并进行实地勘验,小区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业主们也主动缴纳了物业费,涉诉案件及潜在纠纷顺利化解。今年以来,该院物业供暖类案件同比下降53%。
诉源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包括矛盾纠纷的源头预防、多元化解,也包括诉内源头治理。昌平法院聚焦末端治“已病”,整合内部资源,强化司法裁判引领作用,“全流程”把控形成“息讼”第三道防线,使案件防于未衍。对批量案件触发“诉源治理预警联动机制”,树立全院“一件案”理念,加强立审执等各环节的沟通配合,实现关联案件多部门联动发力。
据了解,今后,昌平法院将继续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元解纷需求为着力点,在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上有新作为,在服务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上有新成效,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在探索诉源治理新实践中积累更多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