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防范化解涉企纠纷矛盾,减轻企业诉累,降低万人成讼率,沁阳市整合各涉企纠纷调解平台,按照纠纷类型、地域分布绘制空间地图,精准配备调解资源,成立企业调解委员会及涉企纠纷调解人才库,充分发挥ADR(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作用,筑牢涉企纠纷化解三道防线,促进涉企纠纷解决。
【资料图】
整合化解渠径,精准分析研判
通过整合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各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行业调解委员会、诉前调解、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服务企业工作站等平台涉企纠纷数据,按照纠纷类型、纠纷地域分布绘制空间地图。2021年,各平台共排查发现涉企纠纷2112起,主要分布在城区四街道、西万镇、西向镇,占比达64.9%、10.3%、7.0%;纠纷类型主要为合同类纠纷,占比达67.7%,其中又以借款类合同纠纷、买卖类合同纠纷最多,占比分别为26.1%、15.3%。
健全调解队伍,形成多元化解网络
在原有涉企纠纷调解平台基础上,对纠纷分布的主要区域及领域,精准配置调解资源,扩充两只调解队伍。
一是针对涉企纠纷主要分布在城区四街道、西万镇、西向镇情况,在城区及产业集聚区(辐射西万镇、西向镇、紫陵镇)等企业较多区域成立两个企业纠纷调委会,为企业纠纷解决增加新路径。
二是针对涉企纠纷类型主要为合同类纠纷情况,成立合同类纠纷调解人才库,由擅长合同类纠纷调解员、律师及心理咨询师组成,在原有调解员调解遇到困难时,给予相应咨询建议,必要时形成合力,共同调解。现合同类纠纷调解人才库共20人,其中调解员15名,律师3名,心理咨询师2名。
2022年,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2.1%,较21年提升11.4%。
筑牢三道防线,逐级化解涉企纠纷
充分发挥非诉讼纠纷解决(ADR)作用,筑牢三道防线,建立涉企纠纷化解机制。
一是筑牢联系企业防线,形成多元化解合力。拓展人大代表、助企干部、基层治理网格员等多方参与矛盾纠纷化解的途径,利用各方资源和独特优势,积极主动参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现已形成169名助企干部联系全市规上企业,各乡镇(街道)人大代表联系辖区中小微企业,乡村基层治理网格员联系村内企业的补充调解格局,将纠纷解决在企业内。
二是筑牢人民调解防线,将纠纷解决在乡镇。充分发挥各乡镇(街道)人民调委会职能作用,加强调解员涉企纠纷政策法规学习及调解技巧培训,在第一道防线无法化解时,能够提供更加专业的调解力量,促进涉企纠纷解决。
三是筑牢诉前调解防线,减轻企业诉累。在法院成立诉前调解中心,在四个基层法庭成立诉前调解工作室,通过调解结案,做到案结事了,让当事人满意,减少当事人的诉累,也减轻了法院的诉讼和信访压力。
2022年该项举措实施以来,沁阳市万人成讼率为92.45件/万人,较21年下降9.5%,涉企民事案件数量下降14.8%,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