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一种新时代的产物似乎慢慢地挤进了人们的生活之中,逐步成为“干饭人”甚至是所有人的就饭新宠儿,它就是“电子榨菜”。
“电子榨菜”究竟是何方神圣?
(资料图)
“电子榨菜”听起来好像并没有让你食指大动的欲望,但是相信大家都已经切身品尝过这一“美味佳肴”了。作为2022年十大流行语之一,它单单在新浪微博上就至少有着超过1600万点击量,那它究竟是什么呢?
“电子榨菜”指的是人们因为和亲朋好友吃饭的频率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通过使用电子产品,边吃饭边观看收听新闻、短视频、播客等节目的就餐形式,因为它高效的下饭功能,所以被命名为“电子榨菜”。像是《武林外传》、《蜡笔小新》、《后宫·甄嬛传》和《老友记》等经典优质作品都成为了各位“干饭人”的首选之一。
“电子榨菜”流行背后的秘密:
这类“美味佳肴” 的食客其实不光是当代的年轻人们。它的本质和早在30年前出现在电视机上的“黄金档”节目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再加上如今五花八门的内容、便携快速的传播速度都成为了 “电子榨菜”流行开来的原因。
当然,这背后的秘密远不止如此。人们经常会认为就着“电子榨菜”吃饭是一种孤独的体现。但事实恰恰相反,这是一种深度沉浸于自我精神世界的状态。临床心理学家索菲·莫特博士在研究中提到,“当人们咀嚼着食物,看着喜欢的节目时,这种双重幸福的感官体验可以更好的放松大脑,因为它们能同时加快多巴胺这种快乐化学物质的分泌速度。”另外,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这就导致人们对自我空间需求力度的攀升。而“电子榨菜”就恰巧满足了我们的渴望。右手拿筷子,左手拿手机,一边吃一边刷一边看。这种沉浸感会帮助我们短暂脱离社交环境。但这种幸福自由的体验是珍贵的,这也为什么“干饭人”总是一坐到饭桌上就迫不及待掏出手机的原因。因为我们知道在放下手机的那一刹那,就代表着进入自我空间理由的消失,我们又需要重整旗鼓开始面对新一轮的挑战了。
此外,莫特博士指出,“电子榨菜”的流行与文化与童年经历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在物资丰富的地区,人们边吃边看行为的出现几率会更大。如果该地区,人们普遍重视生产力,“电子榨菜”的出现几率也会升高。这是因为在注重效率的群体中,人们很少一次只做一件事。过于专注,反而违背了社会的普遍准则。另外,童年经历也是导致“电子榨菜”流行的原因之一。尤其是现在的年轻群体,一方面因为像是,粒粒皆辛苦,饭桌上只能有食物等传统餐桌文化的流失与被同化。另一方面是因为对孤独感的补偿心态,有些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在就餐时的缺席,导致了孩子在童年时就通过寻找其他的陪伴方式从而填补内心中的空缺,久而久之变养成了习惯。
“电子榨菜”真的有危害吗?
似乎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是 “电子榨菜”的忠实食客。那么,它到底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影响呢?
一份来自巴西圣保罗联邦大学和荷兰乌得勒支大学联合团队的实验证明,“电子榨菜”的长期食用会增加人们的食量,但也提高肠胃功能紊乱、消化不良、营养失衡等问题的概率。在实验中受到电子干扰的参试人员,其总卡路里的摄入量增加了15%,脂质的摄入量也明显提升。而导致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因为“电子榨菜”真香,而是因为它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造成原本应该集中在胃部消化食物的血液流向大脑,从而处理和加工看到的信息。这种注意力的转移,则延迟了饱腹感的出现,让我们不自觉的就多吃,或倾向于吃那些刺激性强、有嚼劲的食物,例如辣的、咸的、肉类、主食等等。
另外,人们经常会忽视一个细节,“电子榨菜”的种类对进食习惯和身体健康也有着重大的影响。发表在科学杂志《文化、医学和精神病学》上的研究显示了暴饮暴食的吃播类视频的独特影响。根据调查,与那些普通视频相比,暴饮暴食的视频播放量要超出前者4倍以上,并且食材特性越强观看率也越高,例如刺激性高或数量多等等。
研究指出,正常的吃播节目对人有着一定的益处,因为它会给予观看者和主播一起品尝的感觉,有助于减少孤独感提升食欲。但是,往往主播们会因为收视率等原因,在食材的质与量上进行过度的调整,而这些调整不仅给观众们建立了不健康、铺张浪费的饮食模版,同时也可能激发其潜在的暴食行为或引发暴饮暴食的复发。
沉溺“电子榨菜”该怎么办?
“电子榨菜”作为新时代产物,想要完全规避或者拒绝并非易事,而它对身心的影响究竟是好是坏则取决于我们对其的食用方式。除去回归传统就餐习惯,与亲朋好友一起就餐以外,我们还可以调整一惯的就食心态。对“电子榨菜”沉迷的原因其中就包括了我们对盘中食物兴趣的缺乏。如果你属于家务型“干饭人”可以通过调整餐具或者在做饭时摆盘的方式提升对食物的兴趣。人是视觉动物,无论是食材还是餐具,越是精致优雅就越能够牢牢地吸引住我们的眼球。精致的餐具和浪漫典雅的摆盘可以营造出第二个吸引源,让你的注意力能从“电子榨菜”转移回餐桌上。如果你属于外卖型“干饭人”可以通过改变外卖种类,提升外卖质量的方式找回对食物的兴趣。大多数外卖型“干饭人”对吃的是什么并不是很在意,因为他们的宗旨是快和饱。所以,全新的食材和品质的提升可以再次点燃他们对吃的兴趣,从而避免总是像完成任务一样吃饭的心态。
参考文献:
【1】Robinson E, Aveyard P, Daley A, Jolly K, Lewis A, Lycett D, Higgs S. Eating attentivel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food intake memory and awareness on eating. Am J Clin Nutr. 2013 Apr;97(4):728-42. doi: 10.3945/ajcn.112.045245. Epub 2013 Feb 27. PMID: 23446890; PMCID: PMC3607652.
【2】Soph. (2021). A Manual for Being Human. Gallery UK. Retrieved from https://www.perlego.com/book/2526077/a-manual-for-being-human-pdf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2021)
【3】Kang E, Lee J, Kim KH, Yun YH. The popularity of eating broadcast: Content analysis of "mukbang" YouTube videos, media coverage, and the health impact of "mukbang" on public. Health Informatics J. 2020 Sep;26(3):2237-2248.【4】Kircaburun K, Balta S, Emirtekin E, Tosuntas ŞB, Demetrovics Z, Griffiths MD. Compensatory Usage of the Internet: The Case of Mukbang Watching on YouTube. Psychiatry Investig. 2021 Apr;18(4):269-276.
本文为科普中国·星空计划扶持作品
作者:唐义诚
审核:樊春雷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副研究员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