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处理窗口发现一张假证,
上海警方深挖线索,
全链条摧毁了一个
(资料图片)
“买分卖分”、制售假证的犯罪团伙。
抓获犯罪嫌疑人
这也是上海近年来破获的最大“买分卖分”案件,77人因涉嫌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查缴非法所得200余万元人民币。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据此发起全国集群战役,先后有900余名全国各地“买分卖分”人员被依法处以罚款、记分、暂扣机动车驾驶证等处罚。
去年10月,宝山顾村派出所民警发现前来交通违法“窗口”处理违法的驾驶员李某提供的行驶证涉嫌伪造。经调查,原来李某是个“卖分”人员,受“黄牛”王某安排来代他人记分,但王某提供的“买分人”的行驶证,却是伪造的。
根据《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款之规定,李某被处罚款人民币5000元、暂扣驾驶证3个月,并没收全部违法所得。
警方循线追踪,顺藤摸瓜对“黄牛”王某展开深入调查。经查,王某活跃在多个“交通违章处理”微信群中,主要从事组织介绍他人实施“买分卖分”的违法活动。“买分人”都以为王某神通广大,却不知他只是通过一家“好牛车务”网络平台中的制图功能,伪造“买分人”的车辆行驶证。王某因涉嫌伪造、买卖国家机关印章罪被宝山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伪造机动车行驶证
在这起案件调查中,上海警方发现“好牛车务”网络平台与之前查获的多宗伪造机动车行驶证案件均有关联。交警总队立即会同宝山分局迅速成立专案组,重点围绕这个网络平台展开侦查。
历经5个月的线索挖掘和数据分析,一个涉及全国多地、以制办假证为手段、通过“黄牛”中介实施跨省“代扣分”的犯罪团伙组织架构逐渐清晰。
2023年3月,上海警方组织400余名警力,分20个组,分赴全国5省16市开展统一抓捕行动,全链条捣毁了这个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77人,当场查获伪造的车辆行驶证800余份,以及电脑、手机、账簿等大量作案工具。
据调查,2021年6月起,犯罪嫌疑人余某等人研发的“好牛车务”平台通过设置充值门槛,为全国各地“黄牛”提供“客源信息介绍”和“拼图制证”等非法服务牟利。在“拼图制证”模块中,“黄牛”消耗相应充值积分后,可将原始行驶证信息拍摄上传后“拼”入平台预设的图片底板,从而生成出一张伪造的电子版行驶证,再自行打印裁剪后使用。
有了这个任意制作行驶证的“神器”,“黄牛”不仅垄断中介地位,让“买分卖分”的上下家彼此不对接,更稳固地赚取中间差价,并且使跨省市“生意”更好做,邮寄证件等费时费力环节被省去,潜在“卖分人”的范围不再拘泥于本地,而是扩展到全国,无形中也提高了公安机关的侦办难度。
查获伪造的车辆行驶证
最终,犯罪嫌疑人余某等77人因涉嫌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在此基础上,本市公安机关提请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动全国交管条线集群战役,联合全国22个省市对855条违法线索开展调查工作,共查获900余名“买分卖分”人员,均被依法处以罚款、记分、暂扣机动车驾驶证等处罚。
这起案件的破获对“买分卖分”不法分子形成有力震慑,挤压了非法中介的违法空间。记者从交警总队获悉,近年来,交警总队持续深入推进相关科技应用模块的研发,完善身份认证制度,利用“制度+科技+人力”三合一的手段加大对日常业务的监管,一旦发现异常数据,及时开展打击查处,有力遏制了“买分卖分”违法发生的情况。
警方提醒广大驾驶人,记分制度是提升机动车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手段,要充分认识到“由他人替代记分”“替代他人记分”均是行政违法行为,请通过正规流程处理交通违法,切勿请亲朋好友顶替处理,更不可通过代记分牟取经济利益。此外,机动车驾驶人还可以通过“12123”APP报名参加“学法减分”,在通过相应的学习和考试后实现记分的减免,每个记分周期内最多可减6分。
相关链接:
对于“替代记分”“介绍替代记分”等行为,《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有明确规定:其中第二十五条规定,“禁止由他人替代记分,禁止替代他人记分,禁止介绍替代记分”;第五十八条规定,“由他人替代记分、替代他人记分或者介绍替代记分的”,“相关信息纳入本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第七十四条规定,“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由他人替代记分的,由公安机关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替代他人记分的,由公安机关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介绍替代记分的,由公安机关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替代他人记分或者介绍替代记分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作者 | 潘高峰
图片 | 警方供图
编辑 | 陈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