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省安溪县人民法院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化解热点难点矛盾纠纷和社会管理创新为出发点,夯实人民法院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和支撑,资源下倾、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加强诉源治理,推动矛盾化解从终端裁决向源头防控延伸。
巡回审判,打好诉源治理“前哨战”
11月23日,安溪法院生态庭到距离县城70多公里的蓝田乡进德村,对被告人林某因焚烧杂草引发森林火灾的失火案进行巡回审理。
被告人林某在自家农田烧制土积肥过程中,因燃烧的杂草被风刮至山上,火势蔓延引发森林火灾。
考虑到林某年近九旬,行动不便,为方便被告人参加庭审,也为提升山区群众防火意识,从源头杜绝火灾隐患,安溪法院生态庭决定到蓝田乡就地巡回审理。庭审现场,蓝田乡各村老人协会代表、护林员、部分社区矫正人员到庭旁听。
“到山嘎嘎巡回审判,法官现场答疑解惑,对村民而言,是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旁听的乡镇干部感慨地说道。
从辖区实际出发,安溪法院积极探索符合茶乡特点、契合茶农需求的办案模式,将服务窗口前移至辖区各乡镇,实行“巡回办案、法律服务、法治宣传”三下基层。2021年以来选取群众反映强烈、基层多发易发案件,深入村居社区、企业学校等开展巡回审判110余场次,化解涉农纠纷150余起,推进“深化巡回审判、减轻群众诉累、乡村诉源治理”司法效益叠加。
安溪法院还加强对诉讼高发领域及社会治理动态和热点问题分析研判,针对巡回审判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如校园安全隐患、乡村河道清淤泄洪等,及时向企业、学校、基层村居等发出司法建议,从源头上指导化解纠纷,减少同类案件的再次发生。
源头预防,拧紧诉讼案件“增量阀”
9月29日,安溪法院联合县住建局设立“涉住建领域诉非联动工作室”,推动涉住建领域矛盾纠纷诉源治理再上新台阶。
面对近年来多发易发的商品房预售、物业服务等纠纷,安溪法院联合县住建局共建诉调对接机制,对该类案件开展调研交流,创新“物业费折抵违约金”调解模式,探索涉住建领域矛盾纠纷诉源治理新路子。今年以来就诉前化解逾期交房、办证等纠纷440件,该类纠纷进入诉讼程序同比下降超45%。
此外,安溪法院还加强与行政机关、群团组织、行业协会等单位的协作配合,联合县侨联设立“安溪县涉侨法律服务工作室”,为侨胞、归侨、侨眷提供维权、法律指导等服务。与县文体旅局签订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合作共建协议,在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设立“法官工作室”,推动构建文化遗产保护新格局。加强与交警、保险等单位联动,创新交通事故纠纷“三三”调处机制,推动交通事故快处理、快赔偿。
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成果,安溪法院逐步扩容升级诉讼服务,挂牌成立跨域诉讼中心,整合移动微法院、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电话、微信等各种信息技术平台功能,全面推行线上线下一体化诉讼服务,不断提升诉源治理和诉讼服务的精准性、协同性、实效性。今年以来共开展跨域立案、网上立案、远程开庭等在线诉讼服务5424人次,网上缴退费9884次,电子送达3324人次。
诉调对接,按下调解联动“快捷键”
“李光地告诫子孙非义不取、信用为本、作为本地人,苏某你要以当地先贤为范,做生意要诚实守信。”
日前,湖头法庭在审理林某与苏某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中,承办法官邀请法庭特邀调解员结合湖头“李光地家风家训”,劝诫被告要以先贤为范,诚实守信做生意,最后促达成分期还款的调解协议。原告林某向法庭送来“为百姓排忧解难、做人民满意法官”的锦旗,表示感谢。
安溪法院将家规家训、文化传统、民俗习惯等元素融入“诉源治理”,突出引导、教育功能,在基层法庭设立“善德调解室”,设置“家风家训”文化墙,融合法律规定与李光地家训族规,提炼“厚德、扬善、明法”调解法,化解家事矛盾和邻里纠纷,倡导团结和睦、诚信守法法治文化。
安溪法院还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加强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的配合,聘请涉住建领域、商事、家事、涉侨法律服务等各类调解员56名,成立“茶乡流动调解室”,邀请代表委员、人民陪审员、基层干部、茶农茶商开展“茶桌调解”280件次,促进矛盾纠纷在老百姓“家门口”诉前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