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到万家,司法服务送上门。近年来,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人民法院通过常态化开展上门鉴定、上门立案、上门调解、上门开庭“四上门”服务,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
上门鉴定,铺就贴心服务路
“谢谢,谢谢,你们真好!”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紧紧拉住莲池区法院司法技术室工作人员的手,用颤颤巍巍的声音不断重复着朴实的话语。
这位老人姓彭,她的老伴田某某是这次上门司法鉴定的对象。田某某今年84岁,自几年前患脑血栓后,身体状况逐渐变差,后因意外摔倒致髋骨骨折,卧床至今,精神状态每况愈下。
因一些必要的手续无法办理,老人的养老金发放受限,这给两位老人的生活带来不小的影响。彭老太太心急如焚,求助至莲池区法院。
莲池区法院立即安排工作人员赶赴河北省保定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中心,办理案件的委托移送工作。按照常规操作,这种鉴定应将患者带到鉴定中心进行查体等相关工作,但考虑到两位老人行动不便,干警们决定上门为老人进行司法鉴定服务。
3月15日下午,莲池区法院司法技术室会同河北省保定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中心,来到田大爷家中,为其进行民事行为能力司法鉴定。
今年以来,莲池区法院共受理各类评估鉴定案件125件,鉴定结案85件,其中上门现场鉴定28件,占比近三分之一。
上门立案,铺就减轻诉累路
“我想跟丈夫离婚,孩子也不管我了,我该怎么办啊?法官你帮帮我……”
3月14日下午,立案接待窗口接到一通特殊的群众咨询电话。当事人说话断断续续,言语模糊,表达不清。立案庭干警耐心地平复她的情绪。原来当事人王某患有小脑萎缩多年,行动不便,没有收入来源,病情最终导致她与丈夫、孩子的关系极度恶化。她想起诉与丈夫离婚,以及与孩子的赡养纠纷,可自己无法独立前往法院立案,处境十分困难。
第二天一大早,莲池区法院立案工作人员寻着当事人预留的地址来到当事人所在小区。由于当事人言语表达不清,描述地址存在偏差,干警们到达小区后,四处寻访,最终在邻居的帮助下才找到当事人的家门。
在核对完当事人身份信息、家庭人员构成信息后,干警们耐心向其解释清楚法律关系及诉讼所需材料,并现场指导她填写相应立案材料,当场就将立案手续办理完毕。
一直以来,莲池区法院积极创新诉讼服务新模式,通过出动流动诉服车进社区等方式,把司法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上门调解,铺就便民利民路
“法官你看,就是这块漏水特别严重,我们找了物业好多次,他们都不管,这种情况我们不可能交物业费!”业主大哥站在窗边,给前来诉前调解的法官董晓洁比划讲述房屋漏水情况。
上门入户调解之前,董晓洁通过电话了解了业主拒交物业费的原因,发现不少业主是因房屋漏雨不愿交费。于是她决定上门挨个查看业主的房屋情况,以便明确责任,进行后续调解。
在查看了房屋漏水情况,详细了解业主的诉求后,董晓洁带着干警们来到物业公司,进行协调沟通。“法官,不是我们不想修,实在是这房子过了质保期,维修困难很大啊。”物业公司讲明了难处。
干警们一边积极与物业协商,让物业公司联系开发商查看业主房屋漏水原因,尽最大努力给业主维修;另一边做业主的思想工作,引导双方相互理解,寻求平衡点。
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有一户业主当场同意调解,通过微信支付了物业费。其他业主也表示维修房屋后,会尽快给物业公司交纳物业费。
据统计,今年以来,莲池区法院诉前调解结案894件,上门调解31件。
上门庭审,铺就高效正义路
“现在开庭!”法槌声从东金庄一户农家小院的一辆巡回庭审流动车里传来,一场庭审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原告郑某20年前从外地再婚来到本地,因为老伴的儿子儿媳早已过世,二人就带着孙子一起生活。后来,郑某的老伴也去世了,她因拆迁款和安置房的分配问题与孙子产生了纠纷,将孙子告上法庭。
郑某年过七旬,腿脚不便,还患有心脏病,前往法院开庭对她来说十分困难,她拨通莲池区法院的电话,说明了自身困难。
“没问题,您放心,我们立刻安排上门庭审!”莲池区法院东金庄人民法庭法官胡紫薇放下电话,立即开始为这场上门庭审忙碌起来。
第二天,她带领着书记员,乘坐巡回庭审流动车来到了郑某的家中。当事人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当场在调解协议中签字确认。一起分家析产纠纷就此化解。
迈出的是脚步,敲开的是家门,温暖的是民心。莲池区法院以方便群众诉讼为目的,扎实走稳上门服务“四条路”,把司法公正与温暖送到了群众的心坎里。